易造欢迎您 咨询电话:021-63900077 关于我们
供应商注册 登录
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

易造机器人

  • 首页
  • 方案
  • 一站式
  • 商城
  • 品牌
  • 资讯
  • 金融
最近搜索
易造机器人网 > 行业新闻 >人形机器人元年已至,中国布局产业新机遇

人形机器人元年已至,中国布局产业新机遇

时间:2024-01-19 15:19:58 来源: 第一财经

不管是海外还是中国,随着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产业迎来从专用到通用场景的升级机遇。

马斯克展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叠衣服:还不能独立完成,但未来肯定可以

来源:马斯克社交媒体账号

我国关于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密集出台。去年10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定位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

香港大学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首席科学家席宁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到今年机器人领域又现新高潮,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是一大原因。“很多机器人此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能通过具身智能、大模型得到解决。包括应对老龄化问题等机器人技术新的应用方向,又会拉动产业发展。”

为何是元年?

人形机器人,即外形类人的机器人,能胜任多种应用场景,也被业内看成是AGI(人工通用智能)的最佳载体。

按照特斯拉CEO马斯克的预测,在未来,假设人形机器人与人口比例为2:1,人形机器人需求量有望达到100亿~200亿台,人类对其需求甚至会远远超过汽车。

业内多位专家也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从样机阶段走向批量化生产和应用落地的关键期。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兼执行董事熊友军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行业再次成为热点,这得益于AI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它将人机协作的交互模式从被动交互变为主动交互、自然语言交互,因此会是下一代的人机交互中心,甚至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终端’,从长期来看具有巨大价值。”

从上海交大博士毕业后,孟祥敦在张江创办了机器人企业——上海达宽科技有限公司,他告诉第一财经,相较于目前火热的“人形机器人”一词,在工业领域说得更多的是“通用机器人”。

“因为人形机器人的移动能力是一个关卡,如果运用在工业领域,就不一定需要两条腿,但需要非常灵巧和柔顺的通用技能。”他解释,机器人除了本体之外,智能化主要依赖于AI行业发展。而随着多模态的出现,让通用机器人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前景,AI大模型让大家看到了给机器人赋能的更多可能性。

这些城市在强势布局

我国不仅国家层面关于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密集出台,2023年下半年以来,多地也出台相关政策,北京、上海、深圳等最为“积极”。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表示,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企业重点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2023年5月,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出,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创新产品研发,并强调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

科教资源集中的北京,去年6月发布《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

上海则在去年10月公布《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将建设包括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内的三个公共服务平台。同月印发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提到,面向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初步建成若干前沿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撑等。

“电科机器人1号”,金叶子/摄

作为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工业机器人密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动化生产程度。而作为全国拥有工业机器人密度第一的上海(383台/万人),在2023年就发布了7台人形机器人样机,领先其他城市,包括中国电科第21研究所的电科机器人1号、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1”、傅利叶智能的GR1、上海开普勒探索机器人的先行者系列、达闼机器人发布的XR4(七仙女)和追觅推出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等。

在中国电科第21研究所,记者看到身高超过1.62米、体重约60公斤的电科机器人1号,它全身拥有39个自由度,不仅能搬运物品,还能实现拧瓶盖、拿水杯等灵巧作业。该所耗时2年多自主研发的这款人形机器人,有望于今年一季度投入智慧物流生产场景中做应用验证,包括搬运、分拣、配送等功能。

项目研发负责人蒋志勇对记者说,要让人形机器人真正从事各种工作,担负起人类的任务,必须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训练,不断增长“智慧”。目前这款人形机器人仍需不断调试,只有真正投入应用场景中,才能进一步发现实际应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通过技术迭代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发现机器人在其他应用场景方面的潜力。

中国电科第21研究所机器人研发中心副主任范春辉表示,之所以将机器人设计成人形,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样一些现有的生产线就能在不改变物理空间的情况下实现无差别替换。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去年开始一些公司已经发布了一些人形机器人,今年主要会围绕应用情况进行发布。各家应用环境也有所区别,像小鹏和小米是定位3C制造,中国电科的机器人定位物流分拣配送,还有的会定位像家庭娱乐、家庭陪伴,“2024年大家会继续细化各自的应用赛道”。

同样位于上海的达闼机器人,设立之初就瞄准做出家庭保姆级的“人形双足机器人”,2022年底,其在闵行马桥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一期已使用并投产。公司联合创始人汪兵对第一财经介绍,希望接下来他们研发的人形双足机器人能在今年年底实现小批量产并投入应用场景。

采访对象供图

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席宁告诉记者,从全球来看,机器人产业的规模和未来的应用场景,可能是中国的一个优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也从较为落后、应用少变为如今的全球第一大市场。相对已经成熟的市场需要有高质量的产品。“我们的机器人行业现在需要瞄准下一代技术,特别是一些和国外处于同样起跑线上的技术,这样才能把行业从原来的追赶变成引领。”

谈及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汪兵认为,机器人产业迈向“具身智能”的趋势毋庸置疑,但短期内也不能太乐观。“应用场景、真正的刚需要看得很清楚,并且完全显现出来。而且,要实现机器人能够做保姆,或者说像马斯克说的去做产业工人,都是非常复杂的一套体系,需要不断打磨、不断测试。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金字塔的塔尖。如果把人形做好了,向下延伸的一些应用、一些形态都能水到渠成,都是降维打击。所以我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布局,是非常关键的。”

而范春辉则认为核心零部件是绕不开的,因为机器人最终的核心零部件会集中到几家企业去承担,“我们目前也在核心零部件上做攻关,为人形机器人未来批量化、产品化应用做市场化的布局。”

他还提到了为人形机器人做开发的领域——未来给机器人在手机装上APP,根据不同的功能为机器人植入不同人工智能。“一台机器人集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不合理,比如它是教学类的人形机器人,只要植入学科知识储备就可以了。所以2024年不仅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会划分赛道、划分领域,围绕人形机器人做开发的人工智能公司可能也会越来越多。”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易造机器人网(www.ez-robot.cn)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63900077



更多推荐内容

  • 马斯克:今年目标是制造数千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迎量产潮,是顺势而为还是“揠苗助长”?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亮相 成本2-3万美元
  • 站上风口 多地“下注”人形机器人
  • 港媒:对于人形机器人,中国有宏伟计划
  • 中信证券:看好人形机器人科技产业趋势 建议关注国内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

标签

  • 人形机器人

热门资讯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在全球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与融合的趋势下,今年1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了去年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比亚迪/广汽丰田/富士康/大疆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
  • 迈瑞/开立/格力/美的...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第二批
  • 中国首发,新品炸场!来ITES见证一场无声的科技跃迁
  • 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展商名录公布!顶尖工业品牌与你鹏城相见

专家专栏

  • 何宝宏 : 何宝宏: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

    目前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未来

  • 聂鹏举 :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孙丕恕 :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算力、数据、算法是中国“新基建”的基础支撑
  • 谭建荣 : 「人物特写」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
  • 李开复 : 李开复: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
  • 孙建波 : 银河证券孙建波: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企业介绍

  • 纬探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

  •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日本WACOH-TE

  •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关于我们

    • 首页 商城
    • 品牌 方案
    • 资讯 一站式
    • 金融 我们
  • 服务支持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

    • info@ez-robot.cn
    • 021-63900077
    •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 合作伙伴

    • 硬蛋网
    • 科通芯城
    • 科姆特
    • 工业自动化展会
    • 郑州工博会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易造机器人网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黄浦2701-2702室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936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