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欢迎您 咨询电话:021-63900077 关于我们
供应商注册 登录
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

易造机器人

  • 首页
  • 方案
  • 一站式
  • 商城
  • 品牌
  • 资讯
  • 金融
最近搜索
易造机器人网 > 行业新闻 >以人工智能促进就业发展

以人工智能促进就业发展

时间:2020-10-23 14:11:4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全面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并要求“近期重点关注对就业的影响”。目前,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推动了产业智能化升级,而且开辟了新的就业空间。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构了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就业领域的影响范围广、速度快、冲击大。
 


 

  一是就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智能机器在从事重复性、规则性、可编程的工作内容方面更加快速、高效、精确,不仅可以替代体力劳动,而且可以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翻译、导购、司机、会计等大量职业将可能被替代。同时,许多新职业被创造出来,促进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发展。近两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三批共38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于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就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知识结构的深度调整,大量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传统职业转向新兴职业,从重复性、低价值的岗位转向创造性、更高价值的岗位。

 

  二是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是指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实现不同于传统就业领域、就业技术、就业组织的新就业模式。近些年,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大量高端形态的新职业,如人工智能训练师。这类新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就业,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薪酬较高,成为高质量就业的典型代表。此外,依托互联网平台而兴起的新就业形态不断发展壮大,如网约配送员。这类新就业形态属于劳动密集型就业,呈现出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劳动关系非标准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的特点,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是对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当前,拥有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科学等技能的人才在职场上备受青睐。然而,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还不具备自我意识,只能执行既定程序完成工作任务。因此,未来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指出高级认知技能(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社会行为技能(如团队工作能力)以及能够预测、适应能力的技能组合(如推理能力、自我效能)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些技能既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是从事更有价值工作的人力资本。

 

  有鉴于此,我们应坚持人类掌控人工智能的原则,加快制定有前瞻性的政策法规,科学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打造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就业发展的双赢格局。

 

  第一,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体面劳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本身不是目标,而是提高生产力、拓展人类能力、增进人类福祉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我们应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体面劳动,确保所有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首先,发挥人工智能优势,替代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繁重危险甚至异化的谋生劳动,让人类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富有创意、注重人文关怀的劳动。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工作条件,如辅助劳动管理、识别高危产业。再次,通过人机协作减少工作压力和潜在的职业伤害。

 

  第二,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人才是支撑,人工智能教育是关键。首先,做好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加速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当前,高端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和竞争的焦点。高等院校应尽快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新培养模式。其次,开展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培养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国家应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不同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并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再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育方式。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终身化、公平化、个性化。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促使学校职责由知识教育转变为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

 

  第三,提升劳动者科技应用水平和就业能力。目前,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应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通过培训促进新工作技能的提升与迁移,满足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高技能、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

 

  第四,探索建立全民劳动保障制度。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大量非标准劳动关系迅速增加,而现行劳动保障制度是以标准劳动关系为基础设计的,在保障平台化就业人员劳动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问题。因此,建议国家逐步探索建立全民劳动保障制度,为所有劳动者制定劳动保障底线,推动新就业形态在扩大就业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就业。

 


更多推荐内容

  •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 官方:将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再推一批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 软件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 政策“组合拳”有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打造人工智能科技盛宴!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成果展举行

标签

  • 人工智能
  • AI
  • AI技术

热门资讯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在全球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与融合的趋势下,今年1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了去年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比亚迪/广汽丰田/富士康/大疆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
  • 迈瑞/开立/格力/美的...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第二批
  • 中国首发,新品炸场!来ITES见证一场无声的科技跃迁
  • 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展商名录公布!顶尖工业品牌与你鹏城相见

专家专栏

  • 何宝宏 : 何宝宏: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

    目前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未来

  • 聂鹏举 :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孙丕恕 :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算力、数据、算法是中国“新基建”的基础支撑
  • 谭建荣 : 「人物特写」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
  • 李开复 : 李开复: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
  • 孙建波 : 银河证券孙建波: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企业介绍

  • 纬探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

  •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日本WACOH-TE

  •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关于我们

    • 首页 商城
    • 品牌 方案
    • 资讯 一站式
    • 金融 我们
  • 服务支持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

    • info@ez-robot.cn
    • 021-63900077
    •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 合作伙伴

    • 硬蛋网
    • 科通芯城
    • 科姆特
    • 工业自动化展会
    • 郑州工博会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易造机器人网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黄浦2701-2702室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936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