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欢迎您 咨询电话:021-63900077 关于我们
供应商注册 登录
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

易造机器人

  • 首页
  • 方案
  • 一站式
  • 商城
  • 品牌
  • 资讯
  • 金融
最近搜索
易造机器人网 > 行业新闻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时间:2025-01-09 16:01:49 来源: 雷科技

CES 2025是机器人大规模民用的起点。

和往年一样,众多科技公司齐聚CES 2025,一样的是,我们又能够在展会现场当中,一睹最前沿的技术成果。不一样的是,在AI大模型的影响之下,科技产品行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熟悉的科技产品变成“AI的形状”,人工智能也促成了新的赛道。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可能许多人总在想象身边有一个“大白(Baymax)机器人”的场景,它是一个来自《超能陆战队》当中的机器人角色,外观呆萌,因总能在主人需要时给予温暖的拥抱和安慰而走红。但这样的场景在2025年,可能要慢慢变成现实。

我们在现场发现,今年CES展出AI机器人的厂家有不少,机器人的定位和使用场景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探索机器人的具体落地和应用,例如家庭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今年参加CES的机器人厂商不玩概念,向着量产商用努力。

实地探访多个机器人展位之后,小雷发现,机器人这种东西,很快就像AI眼镜一样,成为千家万户的新一代“家电”了。

机器人齐聚CES:陪伴、协作、人形应有尽有

黄仁勋在CES 2025上围绕AI、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最主的感知式AI(理解图像、文字和声音)到生成式AI(创造文本、图像和声音),现在正在进入物理AI时代,即能够运行、推理、计划和行动的AI。

针对物理AI时代,英伟达带来了NVIDIA Cosmos平台,包含一系列预训练的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能够根据文本、图像或视频提示生成高度仿真的虚拟世界状态。这些模型包括自回归和扩散模型,专门用于生成具有物理感知的视频和世界状态。

甚至,英伟达新发布的Groot Teleop技术还允许用户通过Apple Vision Pro来训练机器人,可以将训练成果直接转移到真实的机器人身上。

的确,在雷科技看来,走进物理世界是AI在2025年最为显著的变化,它不是依附于某个硬件当中的软件体系,而是能够融入物理时间的软硬件结合体。

前些时间一段宇树四足机器人的视频很火,获得海内外网友的高度关注,通过性和机动能力很强,还能做到空中翻滚、倒立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图片来自宇树科技)

视频当中的主角也来到了CES 2025现场,同时还有全尺寸通用机器人Unitree H1。这一类机器人的能力相对来说更加泛化,像人类一样可以做的事情比较多,涉及的场景更宽泛。

这一类型的机器人一般被称为“通用机器人”,形态上接近人类,也是AI机器人公司创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特斯拉的Optimus是这一条赛道的代表。速腾聚创、灵宝CASBOT、众擎等中国厂商,今年都在CES 2025上拿出了自己的仿人形机器人。

陪伴机器人赛道也十分火爆,比较显著的特征便是“玩具AI化”,一方面能感知用户的情绪和抚摸等物理动作,并给予对应的回馈,同时内置的AI大模型也像“百科全书”一般,提供解答知识等教育能力。

萌友智能带来了智能机器宠物“Ropet”,小雷在展台当中了体验了一下。简单来说它可以模拟毛绒动物的温暖触感和生命体征,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支持更换皮肤,用户能通过抚摸提升Ropet的好感度,解锁更多表情。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并且它可以识别用户的情绪和做出回应,例如你无聊的时候,它会发出求抱抱的信号。

更高级一点的,小雷认为是TCL在CES 2025现场发布的Ai Me概念陪伴机器人,号称“世界上第一款模块化人工智能伴侣机器人”,除了机器人主体外,它还有一个带轮子的移动座舱。

机器人可通过摄像头录制视频,并用AI技术感知和识别,眼睛部分是显示屏,头部还有一对类似大耳朵一样的交互机械结构。相关的工作人员表示,Ai Me支持和家庭成员进行语音互动,给孩子提供问题解答和情绪价值,还可以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等。

从各种核心功能来看,AI陪伴机器人更像是一个更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智能音箱+玩具+智能摄像机+AI大模型的结合体,量产投放应该不是问题。

(图片来自TCL)

要说陪伴机器人,小雷认为植入大模型之后的蔚来NOMI机器人也可以算作其中一种吧。

场外,涌向家庭场景陪伴机器人的新选手还有很多,前物灵科技创始人顾嘉唯近期成立了新项目“灵宇宙”,依然选择AI机器人领域,目的是打造定位家用与随身场景的陪伴机器人。背后的核心团队包括来自微软、谷歌、百度、商汤等技术人才,当中就有蹭涉足安保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各类AI产品的,此次踏入陪伴机器人赛道可谓有备而来。

家庭消费市场体量庞大,对于机器人而言,家用市场也会是上限最高的机器人品类,这也是为什么顾嘉唯将“灵宇宙”机器人的第一个阶段定在家庭场景。另一方面,家庭对机器人的需求并不局限于陪伴,对日常交互、工作能力这两方面有更泛化且更复杂的要求,小雷认为,谁更像“人”,谁就能获得机器人赛道的话语权。

另外,重注AI的苹果并未直接带来机器人产品,而是带来了一套ARMOR机器人感知软硬件系统。ARMOR系统在手臂和手掌上布置了40个小型ToF激光雷达传感器,每边手臂20个。这些激光雷达体积小、成本低,但能够给机器人提供全方位的点云数据感知。

软件上,苹果的ARMOR系统有一套AI驱动的ARMOR-Policy,基于Transformer架构开发,可以学习人类的动作,并借助生成式模型做出各种最优化的决策和规划。

现场展示机器人产品和技术的厂商还有不少,给小雷的感觉就是,今年厂商不再把AI概念挂在嘴上,而是开始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开发符合物理感知AI的形态的产品。

(图片来自大象机器人)

虽然大部分在CES 2025现场展出的机器人都属于能力展示阶段,并没有给外界提供一个具体的有机器人的使用场景,但在小雷看来,技术成熟之后,机器人能够大批量投入市场,场景自然就会出现。

胜任细分场景,机器人努力“寻找做人的价值”

AI机器人赛道虽说挤满了类人性机器人的技术和相关产品,但小雷前面也提到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具体的场景,出现在CES 2025现场的机器人并非都有一副人形躯干。总体来说,目前发布的这批机器人,除了人形之外,有类似毛绒玩具的陪伴机器人、保留精确操作机械臂的协作机器人,越是针对特定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形态上就会越不像人类。

例如大象机器人展出的myCobot系列、ultraArm系列等,都是广泛应用于工业、教育等商业场景的协作机器人。亮相于CES 2025的追觅等品牌的扫地机器人,还加上了一套可自主操作的机械臂。

(图片来自大象机器人)

拿时下比较火的陪伴机器人来说,小雷认为它是从毛绒玩具演化而来的,有生命感的AI玩具很受用户喜爱,特殊可爱的造型更有亲和力,IP化潜力很大,而且玩偶经常被用户抱在身边,因此玩偶造型很适合作为家庭和随身机器人。

无论是萌友智能的Ropet还是TCL的Ai Me,都是基于可爱玩偶设计的陪伴机器人,用各种传感器建立感知系统,并用AI分析用户的情绪、表情和言语,主张“大白式陪伴”。这一类产品的技术难度并没有类人形机器人高,不需要太精确的动作和规划,只需要通过多模态提供大众所需要的情绪价值和满足较为复杂的问答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往届CES展会上也有类似的陪伴机器人,三星在CES 2024上发布过AI家居伴侣机器人Ballie,能自主在家中移动,会学习用户的行为和习惯,还可以通过视频更新用户的宠物或亲人的情况。在当时,已经有厂商在考虑一个更适合家庭的“智能成员”。

小雷上面也提到,陪伴机器人机器人在家庭当中更像是智能音箱+玩偶+智能摄像头+AI大模型的结合体,从技术上说都有可以继承的地方,并非完全从“0”开始,也可以遇见,这类产品价格普遍不太高,会是更多家庭和年轻消费群体的首选。

第一阶段锚定家庭场景的顾嘉唯对家用机器人的见解独到,“灵宇宙”背后的团队也是深耕各类AI产品的人才,不知道第一款家用机器人产品是否以玩偶为设计基准。

人形机器人则更是更多高端玩家的落脚点,软硬件工程体系复杂,因为形态上更接近人类,能够胜任更多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在工厂搬运、拧螺丝,又或者是在家里端茶倒水。这类机器人有更多的传感器和扭矩电机组成,而对于国产厂商来说,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都做到了自研。

(图片来自宇树科技)

速腾聚创、禾赛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供应商,也提供了专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激光雷达等各种方案,相关的产业链正在建成。

这种机器人一般更贵,马斯克曾表示Optimus机器人的售价预计在2万美元-3万美元之间,换算下来就相当于一辆汽车。

也曾有技术团队希望给这种人形机器人套上一套接近人类的皮囊和表情系统,CES 2020上出现过一款以施瓦辛格为原型的机器人,能够呈现600+种表情,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机器人赛道呈现出了细分化的趋势,这也说明了一件事,脱离AI概念的机器人厂商们开始考虑产品的具体落地,并基于使用场景和用户痛点打造出符合需求的机器人。因为无论如何,只有商用,机器人的故事才可以继续写下去。

CES 2025,AI机器人大规模民用的起点?

自从ChatGPT掀起生成式AI浪潮之后,随着大模型能力逐步成熟,AI行业快速脱出拼规模拼算力的概念阶段,过渡到AI应用的阶段。

黄仁勋在主题演讲当中表现了对AI、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信心,人工智能进一步落地应用,AI不再像当年的元宇宙那样活在概念当中。这一年间,大量AI领域的技术大咖跑出来创业,纷纷瞄准机器人赛道,上演了一场精彩的AI硬件创业热潮;理想、比亚迪、广汽、小鹏等有制造实力和AI技术储备的车企,也相继宣布了各种人形机器人的规划和产品。

AI和机器人还是画饼和概念吗?小雷认为不完全是,因为从CES 2025的展品阵容来看,大多数与AI和机器人相关的产品,可用度都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这些厂商几乎站在量产投放的起跑线上,等待AI机器人真正爆发的那一天到来。

(图片来自雷科技摄制)

进入物理世界之后,AI的交互水平更上一个层次,“AI伴侣”“AI伙伴”,甚至是李想口中所说的“硅基家人”,人工智能有了更具象化的落地空间,这一切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只是,成品展示和量产之间还差着一口气,市场接受度、购买需求并未得到彻底释放,AI机器人还不算正式走上正轨。

但小雷认为,趋势是不可逆的,是一股推动这些AI硬件厂商的力量,量变达到质变的那一刻,或许就是AI时代的下一场巨变了。



更多推荐内容

  • CES成了机器人大舞台:陪伴、协作与人形共舞,要彻底爆发了?
  • 官方:将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再推一批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 软件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举行机器人大赛
  •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发力 政策“组合拳”有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打造人工智能科技盛宴!2024首届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大会成果展举行

标签

  • AI技术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热门资讯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在全球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与融合的趋势下,今年1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了去年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比亚迪/广汽丰田/富士康/大疆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
  • 迈瑞/开立/格力/美的...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第二批
  • 中国首发,新品炸场!来ITES见证一场无声的科技跃迁
  • 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展商名录公布!顶尖工业品牌与你鹏城相见

专家专栏

  • 何宝宏 : 何宝宏: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

    目前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未来

  • 聂鹏举 :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孙丕恕 :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算力、数据、算法是中国“新基建”的基础支撑
  • 谭建荣 : 「人物特写」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
  • 李开复 : 李开复: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
  • 孙建波 : 银河证券孙建波: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企业介绍

  • 纬探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

  •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日本WACOH-TE

  •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关于我们

    • 首页 商城
    • 品牌 方案
    • 资讯 一站式
    • 金融 我们
  • 服务支持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

    • info@ez-robot.cn
    • 021-63900077
    •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 合作伙伴

    • 硬蛋网
    • 科通芯城
    • 科姆特
    • 工业自动化展会
    • 郑州工博会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易造机器人网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黄浦2701-2702室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936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