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欢迎您 咨询电话:021-63900077 关于我们
供应商注册 登录
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

易造机器人

  • 首页
  • 方案
  • 一站式
  • 商城
  • 品牌
  • 资讯
  • 金融
最近搜索
易造机器人网 > 行业新闻 >我国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我国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时间:2017-11-28 09:44:16 来源: 新浪


  近日,2017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开幕。图为参观者观看连接机器人手臂的焊接单元模拟作业演示。 


  当前,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线。智能制造不仅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也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满足现代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提高生产效益。不过,中国制造业虽然在智能制造领域发展迅速,但要走得更远仍需不断“闯关”


  稚嫩的童声唱着“我的祖国”,伴奏则来自一大群机器人,它们弹奏着各式乐器,手舞足蹈……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这样的场景频频上演,再次让人们看到智能制造的精细与神奇。


  智能制造作为当下的“风口”,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如何以智能制造驱动技术改造、模式创新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将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及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是我国智能制造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智能制造势头不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提供了一组数据。一项对当前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近90%的企业上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其中70%的企业订单增幅都超过了20%。“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达到8.9万台,预计2020年将增加到15万台,这说明企业对智能制造热情高涨。”


  在此形势下,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仍需加快步伐,不断更新技术,调整策略,把握市场和消费动向。珠海格力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坦言:“消费者为什么不用国产马桶盖?本质原因还是因为企业没有真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她介绍说,格力5年来给国家的贡献超过800亿元,利润也从2011年的6%上升到2016年的15%。目前,格力智能装备产品已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等10多个领域,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业务实现营收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倍。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智能制造技术需要更新迭代,销售服务需要顺应市场,只有响应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制造才能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看来,制造业在智能制造方向上寻求突破,根本原因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市场需求正在从解决稀缺问题向解决质量问题转变。”马骏表示,当前人民群众更加关心生活品质问题,需求面的变化将会对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为新技术发展和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


  市场需求的变化又不仅仅来自消费者。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切削工具研发和制造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姜涛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与国内企业展开联合技术攻关。“未来,全球制造业的特点将是产品更新换代提速,产品的种类趋于多样化,定制化、专业化和精细化越来越普遍,需要在智能化上有所突破。”姜涛说。


  在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建东看来,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制造正在让企业变“软”,无论模拟、仿真还是数字化设计,更加柔软的新型制造,意味着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持续发展须“爬坡过坎”

  智能制造不仅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也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满足现代化生产的标准化要求,提高生产效益。不过,中国制造业想要在智能制造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闯关。


  首先,要在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技术上继续突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看来,智能制造关键的基础技术就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从国外来看,美国的一系列创新研究,包含专门研究建模与模拟仿真的领域,在我国智能制造的规划中,大型工业软件也被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模拟仿真能够大大缩短制造企业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经费。”柳百成举例,比如波音公司2005年研发B765时,开展了77次风洞试验,到了研发787时,由于设计、研发过程和制造过程已全面数字化,一共只开展了11次风洞试验。“在这方面,我国的航天工业、汽车工业有较好的研发基础,但对于全面实施智能制造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柳百成说。


  其次,还要继续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共享模式的发展。共享生产、设计、设备乃至研发能力。比如,内蒙古“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通过实施数控机床设备数字化改造,构建设备智能互联网络,搭建开放共享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平台,2016年实现400台数控机床联网规模,并推动30%联网企业开展协同设计,40%以上联网设备承接网络订单。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也举例说明,“拿航天云网来说,它是由航天技术和云制造理念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以生产性服务为桥梁,以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为核心,通过‘互联网+云制造’,企业从设计到制造的整个流程都在发生变化”。


  此外,企业内部的工业技术与外部的信息技术需要不断融合。马骏表示,这两种技术的融合代表着智能制造发展的方向。“工业技术是基础,信息技术则意味着万物互联,让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对于企业来说,要求产品从硬件为主转变为软硬并重,智能模块开始在产品中普及。这也意味着企业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产品通过智能模块终生保持在线,企业就可以提供在线检测、升级和种种增值服务。融合的结果则是,原来单向线性的产业链会变成双向网状的生态圈,以产品主导的经营模式,会向服务与制造高度融合。”


更多推荐内容

  • 仅占工业机器人销量比重的10%,协作机器人仍是“掘金地”
  • 多家企业加码工业机器人赛道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 走进张江看“机器人+”:从医疗到智造链接百业千家
  • 政策持续加码,机器人产业步入加速期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上海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千亿

标签

  • 工业机器人

热门资讯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在全球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与融合的趋势下,今年1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了去年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比亚迪/广汽丰田/富士康/大疆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
  • 迈瑞/开立/格力/美的...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第二批
  • 中国首发,新品炸场!来ITES见证一场无声的科技跃迁
  • 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展商名录公布!顶尖工业品牌与你鹏城相见

专家专栏

  • 何宝宏 : 何宝宏: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

    目前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未来

  • 聂鹏举 :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孙丕恕 :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算力、数据、算法是中国“新基建”的基础支撑
  • 谭建荣 : 「人物特写」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
  • 李开复 : 李开复: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
  • 孙建波 : 银河证券孙建波: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企业介绍

  • 纬探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

  •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日本WACOH-TE

  •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关于我们

    • 首页 商城
    • 品牌 方案
    • 资讯 一站式
    • 金融 我们
  • 服务支持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

    • info@ez-robot.cn
    • 021-63900077
    •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 合作伙伴

    • 硬蛋网
    • 科通芯城
    • 科姆特
    • 工业自动化展会
    • 郑州工博会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易造机器人网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黄浦2701-2702室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936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