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造欢迎您 咨询电话:021-63900077 关于我们
供应商注册 登录
个人中心 账户设置 退出登录

易造机器人

  • 首页
  • 方案
  • 一站式
  • 商城
  • 品牌
  • 资讯
  • 金融
最近搜索
易造机器人网 > 行业新闻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出道 智能建造开启实战模式丨穿透产品力·企业样本④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出道 智能建造开启实战模式丨穿透产品力·企业样本④

时间:2021-11-05 17:11:47 来源: 和讯网

       22城第二轮土拍规则调整,品质竞争已成为多城土拍市场的标配。企业自身活力、产品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塑造正成为引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为此,和讯网将推出《穿透产品力:竞品质时代的现实与梦想》特别策划,对房地产行业品质竞争进行全面拆解,同时深度剖析样本企业在品质提升方面做出变革措施及阶段性进展。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的44%;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41%……这是来自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数据。

 

  上述数据说明,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而在各行各业智能化需求持续释放的环境下,机器人业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于这一发展趋势,龙头房企碧桂园在三年前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以及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高科技领域的新赛道……

 

  截至2021年10月底,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422项,获授权1543项;相关研发产品相继斩获中国专利奖、IF设计奖、红点奖、红星奖、金芦苇奖等众多奖项。公司在研建筑机器人51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其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

 

  今年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开启市场化应用的第一年,博智林机器人研究院负责人以及项目相关负责人,向和讯房产分享了这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微信截图_20211105084055

智能制造工厂

 

  01


  机器人效能的“加速度”

 

  截至2021年10月底,博智林已有1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18个省份近120个项目,累计应用施工超450万平米。

 

  从无到有,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做出如此成绩,让外界看到了碧桂园地产业务之外的“效能”。

 

  其中的秘诀,在博智林基础技术研究院院长严启凡那里,总结为两点:

 

  首先,人才是第一位的,博智林从全球各地招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过来,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团队,包含人工智能、数字化、机器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各领域优秀人才。现有研发人才超2500人,平均年龄仅30.7岁;

 

  其次,核心技术必不可少。博智林现已搭建系统化的研发、制造、应用体系;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上共有45款,针对建筑机器人八大核心系统(伺服、传感器、导航系统、视觉算法、机器人管理软件等)实现了全覆盖自主研发,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从科研研究所转型到企业的严启凡,认为从事建筑机器人行业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解决了建筑工人干脏活、干累活、干危险活的行业痛点。

 

  其实,这些痛点恰好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研发聚焦的三个核心要素: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共同推进提升建筑施工综合效益。这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如测量机器人,工效为人工的2至3倍,测量精度在±1mm内,作业效率与测量准确率大大优于人工;混凝土施工机器人产品线由智能随动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机器人组合而成,通过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班组人员可由原来的12人减少至8人。

 

  严启凡透露,博智林每一款机器人,都会先建立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之后再联合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一同制定团体标准。“团体标准现在大概有10多款机器,有一部分已经发布了,有一部分是还在上报过程中。”

 

  对于博智林建筑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严启凡畅想了三个目标:百分之百全覆盖;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体系化建设,即不只是做一个机器,而是建设一套可普遍适用的建筑机器人体系。

 

  02


  在反复试验中不断完善

 

  不过,规模大了,项目多了,到底如何保障机器人在不同项目的应用性与适用性,也是研发团队关注的焦点。

 

  凤桐花园项目负责人陈卫伦主抓机器人应用施工领域工作,“我们通过人机协作,将机器人应用在佛山凤桐花园项目进行落地,使之参与到真正的作业工序中;在应用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反馈给研发团队,不断完善机器人性能。”

 

  由于工地的环境复杂多变,陈卫伦向和讯介绍道,一开始实际作业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工作效率比较低,通过后期不断更新,如优化机器硬件结构,升级软件等手段促进机器人升级迭代。“就像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一样,特别有成就感”。目前,博智林的研发人员都是在碧桂园的标准户型进行测试,假如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们需要拿到图纸,通过深化图纸与BIM建模,重新规划操作路径,使之完成自动作业。

 

  BIM,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翻译过来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它的主要作用是,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立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平台的最大好处是“打通”,打通后,业务和管理就能实现协同性。

 

  博智林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全产业链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打通建筑产业生态链,实现产业链业务高效协同,实现各方数据统一管理。

 

  03


  智能建造让工地更安全

 

  一个令大众好奇的问题是:人和机器人相比,差别到底在哪儿?我们以博智林的试点项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同意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函》,确定全国7个项目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其中佛山顺德凤桐花园项目位列其中。

 

  这是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个商业应用项目,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机器人且批量应用于工程建造过程的试点项目。凤桐花园项目现已开展了建筑机器人应用的多项试点,实现首次完成机器人参与示范区建造、首次建立机器人调度中心、首次跑通修整类机器人施工模式等多项尝试。
 

微信截图_20211105084102

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在作业

 

  对于建筑机器人应用带来的影响,陈卫伦感受颇深:

 

  第一、现场更好管理了:以前是管工人,现在是管机器,工人来自五湖四海,有时候农忙季节回家收麦子,耽误工期,对现场影响比较大,但现在机器不一样,机器只需要充电,充完电就可以直接作业。

 

  第二、危险减少了:工程作业生产会存在很多危险源,比如说室内喷涂作业产生的油漆粉尘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较大伤害,而现在换成机器作业,这方面的影响就减小了,或者说基本上就没有了。再如,以前外墙的作业,是挂一个吊篮,人在吊篮里作业,遇到大风天停止作业,但偶尔有风刮过来,它就会摇起来,很危险。现在使用机器人后,人不用吊在高空进行危险作业,减小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

 

  陈卫伦透露,人工与机器协作,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等到完全适应后,发现还是机器效率高,且机器可承担繁杂重体力的工序,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63947亿元,其中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9.5亿平方米。而建筑机器人这一赛道,目前国内鲜有企业入局。碧桂园先人一步,意味着未来在核心科技掌控、行业标准制定、市场份额抢跑等多个维度,都将占据先发优势。可以预见,在这个万亿级的市场,建筑机器人等高科技的引入将重塑房地产行业发展格局。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易造机器人网(www.ez-robot.cn)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63900077

更多推荐内容

  • 仅占工业机器人销量比重的10%,协作机器人仍是“掘金地”
  • 多家企业加码工业机器人赛道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 走进张江看“机器人+”:从医疗到智造链接百业千家
  • 政策持续加码,机器人产业步入加速期
  • 工地上来了“智能机器人”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标签

  • 工业机器人
  • 建筑机器人

热门资讯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在全球制造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与融合的趋势下,今年1月全球制造业延续了去年

  • 精业锐志,极致创新!ITES深圳工业展助力制造业开年起步即冲刺!
  • 比亚迪/广汽丰田/富士康/大疆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发布!
  • 迈瑞/开立/格力/美的...确认参观,ITES品牌终端买家名单|第二批
  • 中国首发,新品炸场!来ITES见证一场无声的科技跃迁
  • 2025 ITES深圳工业展 展商名录公布!顶尖工业品牌与你鹏城相见

专家专栏

  • 何宝宏 : 何宝宏:人工智能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

    目前人工智能(AI)开始从学习走向创造,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未来

  • 聂鹏举 : 全国人大代表聂鹏举:建议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孙丕恕 : 全国人大代表孙丕恕:算力、数据、算法是中国“新基建”的基础支撑
  • 谭建荣 : 「人物特写」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马云不是制造业的杀手,工业机器人也不是救命良药
  • 李开复 : 李开复:机器人应以实用为主,人形机器人难以盛行于世
  • 孙建波 : 银河证券孙建波:工业机器人是企业未来发展布局的重中之重

企业介绍

  • 纬探传感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纬探传感是一家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提供传感器及元器件产品、技术服务和成套控

  • 丹因碧克机器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丹因碧克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力控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由日本WACOH-TE

  •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浩科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本体研发及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关于我们

    • 首页 商城
    • 品牌 方案
    • 资讯 一站式
    • 金融 我们
  • 服务支持

    • 服务条款
    • 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

    • info@ez-robot.cn
    • 021-63900077
    •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 合作伙伴

    • 硬蛋网
    • 科通芯城
    • 科姆特
    • 工业自动化展会
    • 郑州工博会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 关注我们

    • 微信号:易造机器人网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打浦路15号中港汇•黄浦2701-2702室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93622号-1